网上办结、延时服务、全程自助、不见面审批……年,一项项新招实招破解了一件件难事儿,“群众跑腿”变为“信息跑路”,“群众来回跑”变为“部门协同办”,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平谷区政务服务办出“加速度”。通过推出更多、更好、更有效的利企便民举措,打造“暖、快、优”的服务品牌,全区营商环境再优化,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办事群众在服务台咨询业务变化1:“1+5+N”政务服务体系建立 “民有不便,服务必变。”年,区政务服务局打造了“1+5+N”政务服务模式,即,以建成“1”个平谷区全要素政务服务体系为目标,通过“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政务服务队伍、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政务服务保障制度、明确一套内容详实的政务服务任务清单、建成一个多端一体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一批环境功能服务全优的政务服务大厅”这“5”条路径,把服务转化为“N”项具体举措,最大限度地利企便民,增强企业群众的体验感满意度。 自“1+5+N”政务服务体系构建以来,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智慧化的政务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区、镇街、村社区政务服务中心(站)实现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内容标准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流程便捷化、服务手段智能化的目标。截至目前,通过“1+5+N”政务服务体系的建立,“我要开民宿”“我要开办饭店”等项高频主题事项实现线上办理,取消各类事项证明项,自助端办理服务事项项。 变化2:持续深化简政放权 落实“减事项、减材料、减时限、减中介、减证明、减跑动”要求,区政务服务局分三批编制公开了项“告知承诺”事项清单,并实施落地,进一步压减审批事项申请材料20%、压减办理时限10%。落实北京市中介服务事项进一步清理规范要求,保留中介服务事项97项,确保中介服务管理规范、运行有序、监督有力、服务高效。开展社会组织和村镇银行证明事项清理,取消4项要求服务对象开具的证明事项。开展“一证通办”“秒批”等事项清单的梳理编制工作,梳理区级“秒批”事项93项,区级“一证通办”事项66项。 年,在平谷区调整项权力清单的情况下,全年完成政务服务事项的7批次动态取消调整,区级多项依申请事项行政审批标准细化公开,政务服务“零办件”事项完成清理。 变化3: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门一窗”改革 “以前办理失业登记得先跑到区政务服务中心一趟,再到街道办理灵活就业、领失业金等后续手续。现在直接在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就能办理,大大方便了。”兴谷街道一家企业的办事员韩君说。年,平谷区“一门一窗”服务受到办事企业和群众的广泛好评,仅区级政务服务中心接待办事群众约25万人次,企业、群众获得感倍增。 目前,区政务服务中心现有进驻部门40个,“一门进驻率”达91.55%;进驻事项项,“一窗受理率”达%。各专业分中心综合窗口共进驻事项项,涉及镇街政务服务的项事项全部实现本级政务服务中心“一窗受理”。 变化4:推出“办好一件事”引导式主题服务 建成运行“办好一件事”主题服务系统,通过“多表合一表、一表拆多表”,实现项“办好一件事”主题事项网上办理。系统采用引导式主题服务,通过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流程,让每个事项“极简办”。系统中包含的服务事项,都是企业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