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6/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截至4月2日15时,北京市新冠疫苗累计接种人数已突破万人,创造了令世人感动的疫苗接种“北京速度”。这其中,离不开许许多多坚守在疫苗接种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精确卡点”“精准施策”“精细分流”,不足以描述他们的智慧。“难不倒”“一查准”“零失误”,不足以评价他们的专业水准。在市民的心目中,他们无疑已经成为“这个春天里最美的身影”。

两个多月“连轴转”

接种防线“大管家”冲在前端

高效的组织统筹、细致的点位安排、有序的人员疏导、耐心的健康询问、精准的信息录入、可靠的疫苗注射、安全的留观巡视……一道道严密精准的措施筑起了甘家口辖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坚不可摧的壁垒。但这背后有多少人在呕心沥血、白衣执甲,他们冲锋在前、默默奉献的事迹却鲜为人知。杨锦绣就是这些默默付出一群人中的一个。

▲杨锦绣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科长

每天凌晨1点,朦胧中的杨锦绣只要接到电话,马上就得顶着寒风赶到单位。仔细核对疫苗数量及信息,有序放置好疫苗后才能安心回家,往往到家时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第二天早上6点,她又出门继续投入到接种工作中。

杨锦绣不仅个人能力突出,她带领的团队也个个是精兵强将,副科长王永先主要负责急救中心保障人员的联系处置、现场技术保障、上级督导检查等工作;计免负责人王浩宇负责疫苗的出入库管理、疑似接种不良反应的处理、现场技术保障等工作;任建新、赵魏轩负责现场冷链温度记录、紫外线消毒等工作;丁常娥、马秀琴、党丽荣、董珍珍、张亚楠、李静静等等保健科同仁及中心支援接种工作的兄弟姐妹们长时间坚持在一线,这是一支分工明确、团结向上的团队。

截至年4月5日,甘家口辖区累计接种新冠疫苗人次,第一针人次,第二针人次。这光鲜亮丽的成绩背后离不开每一位默默奉献的白衣天使,更离不开保健科成员们的不懈努力。杨锦绣说:“困难再多也不可怕,因为我们有无坚不摧的团队!”

科学分工共克时艰

做好百姓健康的“守门人”

初春3月,房山区良乡一处疫苗接种点,来打疫苗的市民排起了长队,医院防保科科长张建军和医务人员的指挥下,市民正有序做疫苗接种前的准备。

▲医院防保科科长

为切实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在上级部门的统筹领导下,张建军与街道办事处密切配合,从接种场地的布局、流程改造,到疫苗领用、现场协调,均做到接种点各区域设施齐全,指示牌标识明确,同时配有专人引导。医护人员每天要进行疫苗接种、登记,他们每天的工作繁杂任务重,却没有一点马虎。大家分工各不相同,知情告知、预检登记、疫苗注射、沟通协调……大家共进退、共克难,共同做好房山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很多时候忙得连喝水、上厕所都没有时间,为了让市民减少等待时间,我们就会少喝点水,减少上厕所次数。”何英博是防保科的一名医生,每天接种点的同事们都回家了,她还要统计上报当天的数据,不敢有丝毫错漏,因此加班就成了常态,即使节假日,只要接种点不停,她也不能休息,但当问到是否觉得辛苦时?何英博却说:“比我辛苦的同事有很多很多,我这点根本不算什么。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为了疫情防控,付出这些努力是我应该做的。”

快节奏+快服务

连续转场构筑坚固“防疫墙”

从年以来,张颖从医生涯已有近20年。去年年底,她所在科室的6名医护工作者全部接种了疫苗,从今年1月1日起,她们开始在青塔社区,面向九类人群接种疫苗。她们设置了专用冰箱来存放疫苗,24小时进行温度监测,保证疫苗以最佳状态存放。

▲张颖丰台区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科长

疫苗接种现场,张颖和其他医护人员要戴着N95口罩、面屏,还要穿着隔离衣,让排队等候接种疫苗的居民先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接种疫苗,接种完毕后,再在观察区待30分钟。

从1月11日起,张颖和科室里其他医护人员又转战到丰体时代的临时接种点,开始为市民接种疫苗。每天晚上等着疫苗送来,放到专门的冰箱存放起来,第二天一早,再将疫苗护送到临时接种点,开始一天的忙碌。

从2月份起,张颖和其他医护人员在丰体时代的临时接种点开始对18岁到59岁的民众接种疫苗,而从3月份起,则开始对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疫苗接种,老人们可自愿报名接种。

“有的老人有各种顾虑,需要我们耐心给予解答,还设立了专门的老人通道,就是希望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接种疫苗服务。”张颖说。

这几个月下来,张颖和科室其他医护人员已经接种了针次疫苗,累计达人,而且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一例和疫苗有直接相关的不良反应,这让他们很有成就感。

“每天排队接种疫苗的人都很多,对我们来说,就是让市民以最快速度接种完疫苗,接种的人群越多,安全的人群越多。毕竟,接种疫苗是抵御新冠肺炎疫情最经济、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式,对我们每个人,对我们的社会,对我们的国家,都是好处多多。”张颖笑着说。

眼疾术后急上岗

确保接种服务不掉线

今年1月开始,大兴区正式启动大规模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刘倩作为兴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年轻力量,第一批派驻到当时的区级接种点,负责接种疫苗最前端的登记工作。从九类重点人群接种,到60岁以上人群接种,刘倩和小伙伴们一样,在摸索中逐步推进这项新的抗疫任务。

▲刘倩大兴区兴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科长助理

核酸采样、隔离点防控、预检分诊、督导检查、复工复产指导……转战疫苗接种的刘倩,已经是一名“抗疫老兵”了。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身为党员的她第一时间写下了“抗疫”请战书,积极地参与到了疫情的防控工作中。特别是核酸采样初期任务繁重,为了能及时的、快速的、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她干脆带上行李住在了单位。

从1月1日直到1月16日,一天都没休的刘倩觉得眼睛看东西越来越模糊,到医院检查得知,视力下降明显,原本多度的视力到了度,而且眼底出现了病变,医生建议先做激光手术控制住眼底病变。让同事吃惊的是,上午做完激光手术,下午在登记台见到了刘倩工作的身影,“我走了之后,前面就缺一个人,更忙不过来了,没事儿,我年轻。”刘倩的一句“年轻”让手术变成了浮云。

就这样,一直忙到过年,仅休息三天的刘倩又上了几天班,就到了约定晶体植入手术的日子,第一只眼睛做完手术后,因为两只眼睛眼压不一样,刘倩一直感到头晕,在家静养一周后又做了第二只眼睛手术。可没成想,刘倩术后三天就上班了!“大家都在忙,自己在休息,我内心过意不去。没事儿,下班回到家以后我什么都不看,就躺着。”这一句“没事儿”,让家人成天为她揪心。

从年初发生疫情,到上下一心举国抗疫,再到现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趋于平缓,一直冲锋在抗疫前线的刘倩觉得这是一次磨练,不论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得到了提升。“非典”那年参加高考的刘倩,立志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公卫医师,在抗“疫”路上,她升华了当初的初心和抱负。

专业评估

给居民吃下“定心丸”

年参加工作的金秀红,有着将近三十年临床医学经验,是密云区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全科医生。年元旦之前,接受了专业培训的她,积极投身于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当中,成为了密云区最早一批开展疫苗接种工作的医护工作者,始终坚守在引导居民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工作岗位上。

▲金秀红密云区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医师

金秀红说,自此疫苗接种人群年龄放开之后,很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前来咨询,他们的病史情况更复杂,金秀红和她的同事们压力也更大了。再加上老年人耳背、视力不好等情况较多,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工作则更需要耐心细致的讲解。

当然,除了现场讲解,在广泛宣传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过程中,金秀红还承担着进社区、进企业宣讲答疑的重任。现场问诊,解答老百姓是否能接种疫苗的疑问。“单场多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问题,我几乎要一个一个进行解答确认。”金秀红笑着说,“这可比出诊累多了。”据统计,截至目前,金秀红已完成了3场答疑和4场集中讲课,给数百位心存疑惑的老百姓吃了“定心丸”。

截至3月30日,密云区已有18.5万人接种了新冠疫苗,宣传动员工作还在紧张忙碌地进行中,而像金秀红这样普通医护工作者们也正不辞辛苦地坚守岗位,为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确保接种无误

张新颖是平谷区滨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的一名护士,在这里已经工作了16年。根据北京市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统一安排,平谷区居民正在有序进行疫苗接种工作,其中平谷区滨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了平谷区大规模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

▲张新颖平谷区滨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护士

“每次接种前,我们医务人员都要提前到岗40分钟,做相应的准备工作。”张新颖介绍说。在接种人员到来前,医务人员要穿好隔离衣、防护帽、手套、口罩、面屏,准备接种物资。在接种居民到来前,我们已经“整装备战”,看似简单的工作,实则每一位接种护士,接种任务量很大,半天接种下来中途不能喝水,尽量避免上厕所,甚至没有时间站起来活动一下僵直的腰背。

“我在医护岗位工作了很多年,自己的身体不是很好,有很严重的颈椎病和腰椎病,可能是职业病,每次工作下来,颈椎、腰椎都像僵直的木板,确实痛苦不堪,但接种工作面前无弱者,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在克服自己的困难,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张新颖说。

“自从开展了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我们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繁重的工作量。我们每一位医务人员几乎没有休息,接到任务马上到岗。虽然我们休息少了,陪家人的时间少了,但无人抱怨,因为我们知道,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责任,更是无上的荣耀。疫情来临,每个医务人员都会舍小家、保大家,以我们微薄的力量为抗疫工作尽一点力。”张新颖说。

来源:劳动者周末

原标题:《这个春天里最美的身影——致敬疫苗接种一线的医务工作者》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54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