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是“三农大区”,有一半左右的农业人口和八成以上的农用地,农业是平谷区发展的无选之选、优选之选和必选之选。平谷作为传统农业区,正在加大科技创新驱动力度,依托正在实施的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引领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百姓致富,并打造了一批高端民宿,为平谷区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平谷分区规划助力三农全面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同步,平谷持续开展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健全责任规划师制度,更好地保障分区规划落地实施。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是平谷分区规划“三区一口岸”功能定位中的重要部分,是推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必选和优选路径。 以科技创新带动农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对平谷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 平谷依托农业科技创新,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重点发展现代种业、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生物技术、营养健康和食品安全六大产业,建立“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金三角”合作模式。 不断推进科技研发,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辐射引领能力,打造“农业中关村”,建成立足北京、协同津冀、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 2、建设北京平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峪口镇,是平谷区农科创发展的核心承载区域。重点发展高精尖农业,持续推进与创新主体的对接合作,建立集成创新、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农业金融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物流、农业人才教育培训等六大平台。 吸引世界和国内农业科研和产业高端要素,设立总部和研发中心,孵化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吸引农业科技领域的国家和企业机构、国际组织入驻,搭建技术交易、产品贸易服务等对外交流开放平台。 3、发展科技型现代都市农业 平谷按照“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要求,加大对农产品的科技研发力度;开展“互联网+农业”培训,促进互联网技术在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应用;推动以平谷大桃为代表的果品种植、“生态桥”循环农业、蛋禽良种繁育、现代化设施农业、现代化养殖等产业的发展。 解读:以都市型现代农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和文创赋能将为平谷推动乡村振兴插上两个翅膀,而受益者就是咱们老百姓。 美丽乡村规划 平谷编制美丽乡村规划及建设实施方案,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农村精细化管理水平。美丽乡村规划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四美一好”的建设蓝图。目前,全区共开展个村美丽乡村规划的编制工作,其中个村已取得批复,剩余个村已完成规划公示。 同步,平谷建立责任规划师制度,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平台统筹的原则,构建1+1+N工作机制。一个区工作领导小组,一个责任规划师工作统筹平台,N个责任规划师团队。 责任规划师团队由一名团队负责人和多个不同职称、不同方向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深入平谷乡镇(街道),提供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和技术服务。通过政策宣传、规划解读、现场调研、征集村民意见、规划设计执行评估等工作,增强美丽乡村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提升乡村规划设计水平及治理能力。 “四美一好”蓝图 绿色低碳田园美完善农业“生态桥”全区布局,健全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促进农业废弃物、建筑垃圾等资源循环利用,形成“资源-农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良性生态循环模式;开展农业生产“白色污染”治理行动,推进美好田园建设。 生态宜居村庄美坚持“清脏、治乱、控污、增绿”标准,落实全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专项行动要求,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加强水生态环境建设,将山水林景向乡村自然引入。 推进四旁绿化(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村口、庭院、公共活动空间的美化。 整治乱堆放、乱贴挂、占用村道、违规牌匾、乱拉线等现象。 推进“厕所革命”,推进拆违还绿、留白增绿、见缝插绿。 健康舒适生活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进城乡服务均等化,全力建设村务中心,整合政务、村务、商务、医务、教务等功能,解决服务农民“最后一公里”问题。 基础设施: 交通物流设施。完善路网结构,加强乡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完善乡村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系统,统筹规划建设农村物流设施,多途径建设停车场等交通设施。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因地制宜选择污水处理方式:具备城镇污水管网接入条件的村庄纳入集中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其他村庄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到年公厕、户厕改造基本完成。 供给配套设施。实现电网、供水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升级建设,具体包括:重点实施用户电力设备改造,更换老旧线路,增加村级变压器容量;新建或改扩建集中供水厂,改造村级供水站,更新改造供水管网;实现通信网络和宽带网络农村地区村庄全覆盖。 垃圾处理体系。重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建立完善的“户分类、村收集、区转运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平原地区进一步提高村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标准化和保洁队伍专业化水平,山区加快村庄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制度建设,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 公共服务: 农村教育。推进农村远程教育发展,鼓励相关教育资源向周边农村居民开放。 医疗卫生。满足农村居民在社区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需求。 乡村安全。坚守安全底线,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公共安全体系。 法律服务。加强农村社区法律援助工作,建立覆盖农村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社会福利。建立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的关爱服务体系;建成并运营养老驿站,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和谐淳朴人文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志愿服务、百姓宣讲、“文明随手拍”等形式,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争做“诚信友善自强互助”的文明平谷人的浓厚氛围,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村民自治机制好。结合当地实际,强化基层党组织对村级事务的全面领导,对农村干部队伍管理保障、基层权力运行等作出明确规定,管住人、管住事、管住利益。同时,编制村规民约,使村民自治走上制度化的轨道。解读:一张蓝图绘到底,责任规划师助力平谷美丽乡村规划的落地,为平谷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落实富民政策 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增收致富,平谷推进“基层自治”“村地区管镇主责”“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等富民政策实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此外,平谷还采用“积极开展城乡劳动力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方式,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坚持精准帮扶、精准托底,推动低收入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增收致富。 1、基层村民自治 平谷强化村民自治,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基层。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 2、村地区管镇主责 加强集体土地管理。区、乡镇政府加强对土地经营和土地流转的管理,合理配置农地资源,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 明确分级管理重点。以区为主体制定集体建设用地规划实施计划,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统筹规划实施,强化乡镇政府农用地管理责任。 规范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方式。区政府监督和指导乡镇政府全面清理已签订的土地租赁流转合同,乡镇政府监管、审查新签订的合同,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私分集体资产。 3、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 平谷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实施路径,促进集体经济组织向现代企业转型,实现规模化发展;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 解读:平谷采取一系列富民政策,强化产业和就业扶持,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生活也越过越红火。 文、图/区规划自然资源分局 编辑/李嫣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4983.html |